技术、产品、落地案例,产学互动、实战分享、AI应用体验、一线专家答疑解惑……一场AI盛宴正在成都上演。5月23日,旨在推动AI普世化发展的“+AI 智未来”虹软视觉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创享会成都站在众人期盼中拉开序幕。
此次,虹软带来AI开放平台生态及业务开放赋能的进展与成果,发布了人脸识别开发套件、ArcFace Go人脸识别应用套件、IR活体检测等多款重磅产品,全面展示了其AI开放平台的快速产品化能力,开发者最快3分钟即可搭建完成AI体验应用。同时,行业研究专家、AI应用创新企业及开发者集聚一堂,发言分享、碰撞思维、创享AI。
虹软副总裁祝丽蓉发表演讲
作为聚焦行业的盛会,行业的未来发展自然成为了本次创享会的重要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渐成熟,它的核心焦点已从此前的技术、资本,开始转向产业化落地之上。”现场,西南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李天瑞教授分享了最新行业动态。他认为,AI要发挥真正的商业价值,就需要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而前《中国计算机报》主编、洪泰制造副总裁李强强也在现场发表了相同观点,他认为AI应用开发企业应该利用一切资源完成从研发融资阶段至商业化落地阶段的战略转型。
与此同时,虹软副总裁祝丽蓉在本次创享会上向外传递了虹软视觉AI开放平台以优势的算法技术,推动AI在广阔的实体行业中商业化落地的业务核心。她表示,“中小企业在落地AI时更侧重应用层及商业逻辑,对需要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基础核心算法迫切需要外部赋能。而虹软则通过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保险、智能零售、互联网视频等领域中的成熟商业化应用,积累了大量原创的视觉AI底层算法。尤其在智能手机视觉AI算法领域,虹软是全球最大的技术供应商之一,三星、小米、OPPO、vivo等品牌主要机型均搭载了虹软视觉AI算法。”
虹软AI开放平台业务负责人张凌斌发表演讲
事实上,早在去年虹软视觉AI开放平台就已经开放了人脸视觉全栈能力。所推出的人脸识别、人脸追踪、活体检测、人证核验、人脸角度检测、人脸属性分析等算法不仅拥有可离线、全平台、易集成等特点,更可支持免费获取。
在此基础上,虹软还在本次创享会中对外发布了人脸识别开发套件、ArcFace Go人脸识别应用套件、IR活体检测等多款重磅产品。它们将帮助开发者快速完成硬件选型、编程开发阶段,可以大大缩短产品化周期,大幅降低研发与测试阶段的成本,全面支撑AI商业化落地创新。
其中的人脸识别开发套件,是由虹软联合上下游产业链共同推出。它包含RK3399高性能开发板、双目摄像头模组、屏幕等一系列硬件,并集成虹软ArcFace SDK,可实现人脸检测、人脸跟踪、人脸比对、活体检测功能,支持本地万人级比对。而ArcFace Go人脸识别应用套件,则是基于虹软ArcFace SDK开发的人脸识别整体应用。整机厂商无需任何软件开发成本,集成该应用套件后即可快速搭建人脸识别门禁应用,同时它还支持接入各种行业应用系统及业务平台。
虹软产品负责人徐科发表演讲
此外,本次推出的IR活体检测算法,基于红外成像原理及虹软深度学习算法的高鲁棒性,可有效防御纸制照片、屏幕照片的攻击,为人脸识别安全性保驾护航。
同时,虹软视觉AI开放平台还全面完成了技术支撑体系的升级,完善了开发文档、开放社区、FAQ、DEMO实例等一系列内容,开发者最快可在3分钟内完成人脸识别等算法的体验应用搭建。
目前,虹软视觉AI开放平台已经赋能了智慧教育、智慧工地、智慧旅游、智慧办公、智慧小区、智慧楼宇等诸多领域,落地了一大批AI创新应用。这方面,亲临现场的嘉宾们都能在产品展示区近距离体验和感受到AI给行业和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改变。
虹软视觉AI开放平台及其生态合作伙伴联合展示AI应用
从虹软让刷脸无处不在的人脸识别相关技术及产品的展示,到AI创新企业上海卡得覆盖校园全场景的人脸识别智慧化校园管理系统和重庆智之屋已应用于全国众多楼宇的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再到吉为科技、前海金顺、天波智能云等虹软硬件生态合作伙伴带来的硬件展品,这些酷炫的AI黑科技和AI创新应用让现场观众们应接不暇,纷纷掏出手机记录。更有好多嘉宾对人脸识别技术兴趣浓厚,在拍照之余频频向现场工作人员问询,以求获得更多了解。
“通过观看这些AI产品,体验这些AI应用,以及刚刚5家企业在会场上分享的真实案例,我们对虹软视觉AI开放平台的赋能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感受。”来自成都当地的几位开发者这样说到。
虹软AI创享会现场
当然,开放赋能不止于此。未来,虹软视觉AI开放平台还将组织技术公开课、线下沙龙等多种活动来进一步普及AI技术,让更多企业、开发者享受人工智能技术红利,加快推动“+AI”时代的来临。
内容来源:虹软科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