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威股份(股票代码:600438)发布2016年年度报告。2016年,通威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08.84亿元,同比增长11.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25亿元,同比增长 39.07%,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增长 96.90%。
“饲料大拿” 全产业链稳步成长
通威股份作为是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主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水产饲料全国市场占有率已超过20%,连续20余年位居全国第一。根据年报信息,截至2016年末,公司拥有70余家涉及饲料业务的分子公司,采取就地生产,建立周边销售覆盖的经营模式,同时为养殖户提供有效的技术、金融等配套服务。公司的生产、销售网络已布局全国大部分地区及越南、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在2016年,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动让通威股份面临了一定压力,但是凭借多年积累的行业优势以及客户资源,通威股份饲料业务仍然取得了营业收入138.06亿元、饲料销量401.36万吨的良好业绩,较比同期分别增长5.13%、5.66%。
今年以来,渔业逐渐回暖企稳,通威作为水产饲料的龙头,产能充足,有望充分受益。通威也提出了“2017年公司饲料及相关产业链业务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的目标,我们相信也期待这一目标的实现。
“光伏新秀” 全力布局表现亮眼
在2016年报中,光伏产业的表现也十分亮眼,为通威股份贡献了近60亿元的营业收入。回顾2016年,通威股份在光伏产业的发力贯穿全年。1月份,通威股份完成了对从事多晶硅业务的永祥股份和从事光伏电站建设及运营业务通威新能源的收购;9月底,通威股份再次完成了布局光伏产业的第二笔大型资产收购,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通威股份将通威太阳能 (合肥)有限公司100%股权“纳至麾下”。至此,通威股份快速完成了对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并购整合。
而上述收购的交易对手方,正是通威股份的控股集团通威集团。据悉,通威集团早在于2006年正式进军多晶硅太阳能光伏新能源领域,发展至去年,旗下控股永祥股份、通威太阳能、通威新能源等多家光伏业务公司,业已成为国内唯一拥有从上游多晶硅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同时形成我国最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并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参与者和主要推动力量。
在2016年,通威集团将培育多年的新能源板块装入通威股份,不仅是对培育成果充满信心,更是因为对整个行业持续看好。通威股份不负重任,在光伏产业大展拳脚。截至2016年末,公司通过审核的光伏发电项目达800MW,在建项目约400MW,项目储备规模超过3GW。已成功并网发电项目包括:江苏如东10MW“渔光一体”光伏电站、江西南昌20MW“渔光一体”光伏电站、内蒙古巴彦淖尔10MW农光互补地面电站、辽宁朝阳20MW地面电站、吉林白城10MW地面电站及安徽长丰10MW“渔光一体”光伏电站等。
“渔光一体化”打造产业发展双驱动
饲料与光伏,两个看似不搭界的产业,在通威却能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 “渔光一体”。所谓“渔光一体”电站,是在用电负荷高,利用水产养殖集中,且属三类以上光伏效能地区的丰富池塘水面及塘埂资源,来开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创新模式,来实现多产业的互补发展。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资源有效结合,形成横向产业协同优势,达到水上持续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优质水产品,实现“清洁能源、现代渔业、安全水产品”三丰收,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其次,公司通过饲料业务积累的农户资源也为发展“农村户用发电”这一分布式光伏发电重要领域奠定了基础。
“渔光一体”电站具有综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附加值的特点,实现了互利共赢,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并促进了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发展。经过通威股份设施渔业工程研究所长期试验证明,通威“渔光一体”池塘每亩利润与未安装光伏发电组件鱼塘比较,经济效益可以提高3倍以上。
此外,“渔光一体”鱼塘由于能有效控制养殖水体水温、pH值升高,搭配池塘底排污、节水循环等系统,以及电化水杀菌、复合增氧、风送式自动投饵、水质在线智能监测等现代渔业设施,能够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持续产出优质水产品,实现鱼、电“丰收”。
通威股份发展“渔光一体”的目标是刷新我国池塘养殖的历史,达到零污染、零排放的人工湿地公园标准。通过建设太阳能智能鱼池,实现水面产出清洁能源,水中养出优质通威鱼的绿色生态,向大气、水、土壤污染积极宣战!
来源:本文根据公开资料综合整理